中国代表团团长田玉龙在联合国外空委科技小组委员会第47届会议上的发言

2010-02-10 16:00

2010年2月9日

    主席先生:

  我非常荣幸地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第47届外空委科技小组委员会会议。首先请允许我祝贺您担任本届委员会主席,我们相信在您的领导下,会议将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政府一直把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坚持为了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使外层空间造福于全人类。2009年,中国的航天活动继续取得新进展。中国代表团已将2009年中国的航天活动报告光盘提交小组委员会。下面,我非常高兴向大会简要介绍中国在2009年在航天领域所取得的主要进展。

  1、2009年中国共进行了6次运载火箭发射。截至2009年12月30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累计进行了121次发射。

  2、2009年中国研制和发射了6颗卫星,其中,研制发射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第二颗卫星,另外,今年1月17日发射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和发射了遥感卫星六号、七号、八号,主要用于国土资源勘查、环境监测与保护、防灾减灾、城市规划等对地观测和空间科学实验;另外,研制发射了用于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的实践十一号卫星和中国首颗青少年科普卫星希望一号卫星。

  3、中国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观测“风云”系列卫星,中国的气象卫星已成为世界对地观测网的组成部分,我们相信,在国际气象观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9年,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C/D双星和极地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配合使用,对沙尘、台风、强对流等天气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在森林火情监测、高温监测、干旱监测、积雪监测等全球灾害监测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广播系统和欧洲及美国的卫星广播系统,共同组成了国际卫星数据共享网络。

  4、截至2009年底,中国与巴西联合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已为中国和巴西以及其他国家用户提供了90多万景数据。卫星数据在农业、林业、水资源、矿产资源、环境监测和灾害管理等领域,得到较好的应用,取得了许多国家用户的高度肯定。中国和巴西有关部门正在制定积极的数据政策,向非洲地区提供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星数据。

  5、2009年中国重大自然灾害频发,中国研制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座发挥重要作用,卫星观测数据应用于我国西藏雪灾、黄河冰凌、北方旱灾、四川汶川地震恢复重建等各类减灾和抗灾行动中。同时,与澳大利亚政府合作,为澳大利亚森林大火等灾害提供空间数据和信息服务。中国研制的海洋一号卫星,在轨稳定运行,广泛应用在海上溢油监测、赤潮监测、海冰监测、水色环境等方面,在保护海洋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6、2009年3月1日,中国的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准确落于月球预定撞击点,标志着中国探月一期工程圆满结束。目前,中国的探月工程已开始了二期工程实施。中国的载人航天二期工程正在按计划目标顺利进展实施。

  7、中国积极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积极支持开展国际合作。在空间天文与太阳物理、空间物理与太阳系探测、微重力科学等领域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中国航天局与欧空局磁层探测计划Cluster II密切配合,形成了第一次对地球空间的六点立体探测,使地球空间气象多层次、多时空尺度研究进入新阶段。通过获取的原始观测数据,取得了许多重要科学成果。

  8、中国在2009年与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空间交流与合作。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立后,中国积极支持其工作,继续为促进亚太地区空间技术及应用做出自己的贡献。

  9、中国政府本着和平利用外空原则,积极采取措施减少空间碎片,并愿意在此领域积极开展技术合作。

  主席先生,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外层空间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坚持为了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中国愿意在“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与世界各国在外空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使空间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谢谢主席先生。

End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