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忠俊大使出席第59届联合国外空委会议并发言

2016-06-10 15:00

  6月8日,史忠俊大使率团出席第59届联合国外空委会议并在一般性辩论环节发言,介绍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和国际合作情况,并阐明中方对和平利用外空有关问题的立场。

  史大使说,为纪念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中国政府从今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展现了中国秉持和平利用外空、为全人类造福的一贯立场。今年年底,中国政府将颁布第四版《中国航天白皮书》,对未来五年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政策措施以及国际合作规划进行系统介绍。

  过去一年,中国在航天发射、载人航天、北斗导航等重要领域取得新进展,共进行19次航天发射,成功将45个航天器送入太空。今年以来,中国已成功发射了5颗卫星。预计于今年9月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10月发射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将2名宇航员送入太空进行中期驻留试验。自2015年至今,中国已成功组网发射5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为系统服务向全球拓展奠定坚实基础。2015年12月17日,中国自主研制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成功发射,这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器。遥感、通信、导航卫星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农林业遥感、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监测、防灾减灾等各个领域,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史大使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空间技术应用能力,与各国人民共享外空探索和利用的惠益。

  2015年,中国先后与俄罗斯、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秘鲁、比利时、埃及等1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7个航天合作协议,与阿根廷、阿尔及利亚、印度、印尼、哈萨克斯坦、埃及等国建立了航天合作机制。务实推进双边合作项目,包括成功发射老挝一号通信卫星、完成中巴西地球资源卫星04星在轨交付、全面开展中巴西空间天气联合实验室建设、与欧空局在月球与火星测控方面开展合作。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联合国外空委、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空间重大灾害国际宪章等多边组织或平台的交流与合作。2015年9月,中国国家航天局与联合国签署了《对地观测数据和技术支持谅解备忘录》,将利用联合国外空司的平台推动中国对地观测数据为更多国家服务。2016年3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签署了《关于中国空间站使用合作的框架协议》,计划在联合国“载人航天技术倡议”项目下,将中国空间站向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开放合作。2015年,中国共执行了5次空间重大灾害国际宪章国际值班,及时安排国际卫星资源对灾区成像22次,为世界范围重大自然灾害救灾提供了有力援助。

  设在中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成功运行,2015年招收了首批42名研究生学员,全年共举办三期专题培训班,为来自20个国家120余名学员提供了空间法和空间技术培训。2016年,中心计划继续招收卫星导航、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法律与政策等三个方向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帮助区域内国家提升空间能力建设。

  史大使强调,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是当前外空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方一直支持并积极参与相关工作。中方一贯主张,有关指南文件应适当兼顾外空平等自由利用和外空活动健康有序发展,统筹考虑不同国家关切,使之真正有利于人类和平利用外空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中方赞赏并支持科技小组委员会和法律小组委员会通过的2018年“外空会议+50”纪念活动倡议,愿同外空司和各方一同做好筹备工作。中方认为,这是继第三次外空会议以来的又一次外空国际盛会,也是外空委总结经验、规划未来的重要契机,以因应外空新形势和新挑战,更好发挥外空法治推动者、外空事务协调者、外空能力建设引领者的重要作用。

  史大使最后说,中国一贯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反对外空武器化和军备竞赛,并积极致力于同各方谈判达成一项防止外空武器化和军备竞赛的国际条约,从根本上消除外空安全威胁,确保外空完全用于和平目的。中国将始终恪守外空条约确立的各项基本原则,并愿与各国加强合作,共同为外空和平、安全和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