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大使在《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 第12次缔约方会议一般性辩论上的发言

2024-10-15 01:00

主席先生:

中国代表团祝贺你的当选。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是最具普遍性的国际法律文书之一,它传递了一种坚定信念:跨国有组织犯罪是国际社会共同挑战,各国必须携手应对。它规定了一套有效制度:各国采取系统性立法、执法和司法措施,为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奠定坚实法律基础。它建立了一个权威平台:各国在缔约方会议框架下分享最佳实践,加强能力建设,促进国际合作。《公约》通过以来,普遍性显著增强,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以《公约》为核心的打击犯罪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这是各国团结协作的结果,是真正多边主义的胜利。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决有效应对违法犯罪问题,推进法治中国和平安中国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公认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中国忠实履行《公约》义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去年又刚刚批准《枪支议定书》。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全面有效落实《公约》是实施倡议的重点合作方向之一。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将继续做打击犯罪领域全球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

主席先生,

当前,跨国有组织犯罪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上升。上个月未来峰会通过的《未来契约》提出要“预防和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公约》作用。对此我愿分享以下建议:

一是捍卫多边主义。要支持联合国及《公约》权威作用,单边主义没有出路。要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营造尊重主权平等的友好合作氛围。要维护协商一致的“维也纳精神”,追求共同利益和合作共赢。

二是提升政治意愿。要全面善意履行《公约》,不搞“合则用,不合则弃”的选择性适用和双重标准。要充分运用《公约》条款开展引渡和司法协助合作,切实提高合作效率。要促进和便利犯罪资产追回和返还,帮助资产流出国和犯罪受害人实现公平正义。

三是深化协调配合。打击犯罪领域各类合作机制要形成合理和良性互动。要加强联合国打击犯罪工作与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及有关区域机制相互融合,同国际刑警组织等执法合作机制形成优势互补。要研究《公约》与《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生效实施后的有机衔接,确保资源优化配置和使用。

四是加强能力建设。要通过履约审议识别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需求,帮助它们弥补能力建设短板。要积极应对电信诈骗、跨境赌博等新兴犯罪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挑战,对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分享和执法合作。打击犯罪的国际规则制定,要多关注发展中国家需求,实现均衡有序推进。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重要一员,将继续与各方通力合作,推动《公约》更加全面有效落实,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打击犯罪全球治理体系,推动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谢谢。